2008年1月26日 星期六

第31期電子報

Technorati 的標籤:

活動名稱:「新進教師座談會」

時間:96年10月16日

地點:台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

活動集錦
DSCN3341
活動集錦
DSCN3317
DSCN3323 DSCN3337
DSCN3338 DSCN3340
DSCN3321 DSCN3342
DSCN3343 DSCN3345
DSCN3347 DSCN3351

 

活動名稱:從「陌生」到「熟悉」-性別議題融入高中美術鑑賞課程之教學行動研究

時間:96年10月23日

地點:台北市立大同高中

主請人:陳曉容

台北市立永春高級中學美術專任教師

摘要

為使教育的內容與生活脈動緊密連結,許多重要的社會議題被期待以「融入」的方式進入學校的課程中,一時之間,議題融入各學科領域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就成了許多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究的方向。

在教育部推動的各大議題中,筆者對「性別議題」最為陌生,不但沒有概念,甚至還有強烈的刻板印象,但為了配合學校推動性別教育的政策,只得鼓起勇氣嘗試,因而決定透過個人的教學行動研究,設計一個融入「性別議題」的美術鑑賞課程,該課程的名稱為《奧林匹亞的秘密》,然後以任教的學生為課程實施的對象。

《奧林匹亞的秘密》共需10節課的時間,從鑑賞「印象派」的畫作切入,課程內容主要在探討男女畫家作品在題材與表現方式方面的差異、與畫家性別有關的社會文化脈絡,希望透過這個課程的實施,培養學生觀看藝術品時的性別敏感度。本課程在2001年到2005至年間,實施過三次,筆者將前兩次的教學心得記錄下來,並在第三次實施時,展開正式的教學行動研究。

學生對這個課程的反應良好,雖然學習成果令筆者感到欣慰,但事實上受益最大是教師本身,因為透過這個行動研究的歷程,筆者的性別意識被喚醒,在很短的時間內扭轉了過去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並對議題融入式教學有更多的認知,提升了個人在教育工作方面的專業能力與自信。本文先說明部份課程內容與實施的概況,並提出相關建議,以做為教學及實施行動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性別議題、性別敏感度、美術鑑賞課程

一、美術鑑賞與性別議題

(一)新世紀的鑑賞教學:「鑑賞」與「創作」是藝術教育中的兩大教學領域,但在我國學校教育的現場裡,長久以來美術老師還是偏重創作類型的課程內容,所以美術課會讓一般人聯想到「勞作」課或「畫畫」課,這實在是一個誤解。為了發揮藝術教育的功能、提供學生完整的學習,隨著教改列車的前進,教育部與學者專家積極推動鑑賞教學,官方政策中首先是「大考中心」在2002年宣佈,將「鑑賞」納入大學聯考「術科」考試的項目之一;接著,教育部在2004年完成《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於文件中的「美育推動方案計畫」裏,特別強調要「加強學生藝術鑑賞的能力」;最落實的做法是從2006年開始實施的高中新課程,在美術科課綱中,明確臚列鑑賞課程內容在各階段的核心能力,以提供教師設計課程的參考。

透過藝術鑑賞所培養的美感能力,已經被認為是新世紀中每個人所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從我國教育當局一連串實際的行動中,也可強烈感受到鑑賞教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接下來,實務工作者應該開始要注意鑑賞教學的內容。在後現代與各種新興思潮的影響下,鑑賞教學的內容逐漸跳脫以往著重形式與風格的狹隘模式,有了新的內容與方向,那就是對生活議題、對社會文化的關懷。

一般老師在教授美術鑑賞時,習慣依循美術史時序上的線性發展來做說明(參考圖1),某個風格畫派產生的原因,經常是新的天才為了解決前任天才所留下的問題,這樣的教學內容往往停留在對藝術家的歌功頌德,或者針對藝術品形式上的美感體驗一番。現在的教育強調多元觀點、重視人文脈絡,傳統的教學內容被認為不足以呈現隱含在作品中豐富的「社會文本」,像藝術家創作的意圖、藝術家個人的價值觀、藝術家身處時代的文化背景、作品所承載的社會功能等,都可能從作品圖像的分析中建構出來。

因此,新的鑑賞教學理念特別著重從文化與社會學角度來探究藝術品。把藝術品與社會文化做橫向連結(參考圖2),透過不斷「重讀」、「重看」的過程,將現在的生活經驗與歷史進行辯證,甚至隨時提出新的、多面向的角度來挑戰舊觀點,才會產生對現代人更有意義的新觀點,這樣的鑑賞活動也才更富有意義與價值。

 

 

image

 

(二)鑑賞教學的性別視野:自古以來,藝術史每個時期所呈現的,都是主流族群在視覺藝術方面的觀點和興趣,這些「主流族群」清一色是西方白人社會中的男性菁英,所以我們所熟悉的藝術史,其實並不能代表全人類。女性被排除在歷史外的原因,不是單純因為從事藝術活動的人數少,或是女性不如男性的藝術天份高,而是社會機制和教育限制了女性在藝術領域的發展(Nochlin,1971)。從藝術教育的受教權被限制開始,女性就在這條路上遭遇重重障礙,即便有財力與人力的支持,能夠從事創作的女性藝術家,也要面對創作題材的處處受陟,作品到了買賣市場還要遭受質疑的眼光,碩果僅存的,再接受男性定義的「偉大」所檢視,最後終究在歷史的書寫中全軍覆沒,在這一路由生產、交易到定位的過程,父權意識型態所建築起來的圍籬把女性重重圍在藝術領域之外。

美術史的知識可說是進入藝術世界的門檻,對鑑賞教學而言,更是十分仰賴史料所提供的資訊,以做為詮釋作品的基礎。但是現在,由於美術史狹隘、不公正的觀點受到強烈批判,若老師毫不質疑地使用這些菁英團體所提供的知識,等於在傳遞狹隘的意識型態、複製極權的價值觀。因此,老師在授課前應該先行檢視這些要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查驗教材內容是否隱含不當的意識型態,引導學生辨識知識建構背後所運作的權力機制,對於畫家與作品的挑選不要被動地只引用傳統的美術史料,而必須主動地去蒐集女性藝術家的資料與作品來補充。另外,也要引導學生用多元觀點來進行詮釋,例如用「性別之眼」來「重看」這些名作,以引導學生破除美術史文本與圖像中的性別刻板形象。

二、課程設計與實施

(一)課程理念與目標:在我們所熟悉的美術史料中,「印象派」畫家有馬內、莫內、雷諾瓦等人,只有男性沒有女性。但事實上,印象派有好幾位優秀但不為人知的女性畫家,例如莫莉索與卡莎特,這兩位畫家的作品很優秀,也參與了每一次的印象派畫展,不過她們的作品及名字仍然進不了美術史。

從印象派的題材與畫家的表現方式,也可以看出當時社會對女性的規範與限制。對「印象派」而言,表達現實生活的題材遠比神話故事與貴族生活來得重要,因此,閱讀印象派的作品不但可以了解當時科學(光學)對藝術的影響,從印象派所主張的「閒人觀點」中,也可以看到男性的「凝視」(gaze)及他們凝視對象(女性)的刻板形象,以幾位男畫家為例:雷諾瓦畫作中的女性總是被塑造成金髮、大眼、豐滿、天真無邪(無知)的美少女;得加著名的「浴女系列」、「芭蕾舞者系列」描繪胸大無腦且笨拙地在搓洗身體或更衣的女性,這些都是再現中產階級男性眼中的女性刻板形象。另外,印象主義鼓勵畫家到戶外寫生,以捕捉自然光線所產生的色彩變化,但莫莉索與卡莎特因為性別的緣故,無法像其他男性畫友那樣自由自在地到處寫生、在咖啡廳中談論藝術。

透過本鑑賞課程的教學,欲引導學生從作品生產時的背景脈絡來認識藝術品,並探討與這部分美術史相關的性別議題,探討的方向主要有兩個,一是從社會因素來探討印象派的女畫家在美術史中缺席的原因;二是檢視印象派男畫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課程最終的目標,是希望學生除了學會基本的鑑賞方法外,並能學習用性別觀點來詮釋藝術品,了解長久以來存在美術史中的性別意識型態,以提升未來在觀看藝術品時的性別敏感度。

(二)主要概念:存在美術史文本與圖像中的性別歧視與偏見。

(三)課程設計與進程:本課程包括三個單元,分別是「鑑賞」、「閱讀」與「創作」。課程是從「關鍵作品」的鑑賞與「關鍵問題」的探討開始。在鑑賞與討論的過程中導入性別概念,接著再擴及到「印象派」其他畫家作品的鑑賞,並討論相關之性別議題。同時請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閱讀《化名奧林匹亞》(遠流,1996)一書,然後透過分組討論與分享,以加深相關之性別概念;最後,再指導學生運用「挪用」的藝術表現手法進行個人的創作。

clip_image012

關鍵作品:馬內/奧林匹亞/1863

關鍵問題:《奧林匹亞》是美術史上首次激起眾怒的一張畫,馬內及他的《奧林匹亞》為什麼被罵?

(四)本課程融入的「性別議題」之概念分析:本課程所融入的性別議題以「性別的社會建構」這個概念為主,會牽涉到的議題包括「身體意象」、「性取向」、「性別特質」、「性別角色」、「性別分工」及「生涯發展」等。性別議題的範圍很廣,在學生主導的課程發展中,有時討論的內容會過於龐雜,為了使融入課程的議題較為聚焦,筆者嘗試連結教材內容與「課程綱要」中相關的能力指標,整理出主要的性別議題,同時也可做為教師備課時,所需要加強進修的依據。

三、研究設計與實施方法

(一)兩次試探性教學概況與正式研究流程

本課程從2001年首度施教開始,之後每隔兩年上一次,至2005年共實施過三次,實際教學的內容與策略,會依據當屆學生學習的情形隨時修改。這三次教學的對象有高一也有高二學生(視當年學校配課的情形而定),實施的成效不盡相同,整體而言,高二學生的表現普遍較佳,尤其在性別議題的討論方面,比高一學生廣且深入,高一學生經常需要老師提供更多的引導。

2001年第一次實施時,是以當時授課的全體高二班級為教學對象,當時筆者尚無性別意識,也沒有任何性別教育的教學實務經驗,一切都在「做中學」,在教學過程中,常採用提問的方式來刺激師生共同思考,並盡量提供學生討論與發表的機會,學生頗重視上台報告的表現,參與的情形很好。整個教學歷程因筆者經驗不足,課程進展較為緩慢但還算順暢,學生對於「同性戀」議題特別感興趣讓筆者頗為意外。首次教學的同時也啟發我個人的性別意識,從中並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樂趣,對一名性別教育的新手老師來說是很大的鼓勵。

2003年第二次實施時,是以當時授課的部分高一及高二班級為教學對象,這次教學是奠基在第一次教學的經驗上,透過反省與檢討的過程後再度實施。經過首次試探性教學後,筆者的性別敏感度大為提升,到了第二次施教,對學生所關心的「同性戀」、「性別角色」與「性別認同」等議題也較能聚焦。另外,隨著課程的推展,美術教室成了幾位同志學生聚會的地方,這段時間筆者逐漸了解同志的文化,也更加感受到校園中弱勢族群學生需要的支持與關懷。

2005年第三次實施這個課程,也是正式研究的開始,整個研究歷程都做了完整的記錄,本文後段將會提出部份的結論,並分享行動研究的省思、提出相關建議,詳細的內容請參閱筆者的碩士論文。

研究歷程的基本架構如下:

尋找起始點、釐清情境

 

image

 

 

(二)資料蒐集與分析

本研究所蒐集的資料包括課堂觀察紀錄、教師日誌、文件資料、問卷、訪談及學生作品等。資料的分析兼用量與質的方法,以質性研究為主,並透過資料的充分描述與交叉比對來提高研究的效度。

四、教學心得

(一)將「性別議題」融入鑑賞課程是非常適切的內容:藝術品的內涵往往有著生活的縮影,從鑑賞藝術品來了解各個時代背景的文化與價值觀,應該是很自然的事,但一般美術老師很少引導學生從這樣的角度來詮釋作品,可能是因為老師的養成教育就缺少這樣的認知,導致代代相傳都是一樣偏狹的內容,許多不當的意識型態就在「習以為常」中被忽略了。

在後現代藝術教育的理念中,經常鼓勵老師從流行文化或非主流文化來尋找教材內容,因為這樣比較接近學生的生活經驗,亦可傳達多元文化的概念。但筆者認為傳統美術史卻是非常適合做性別教育的教材。以本課程實施的經驗為例,筆者認為無論在教材的選擇與製作方面,或議題與正式課程的融合程度,傳統美術史的內容非常合適做為性別教育的教材,雖然女性主義藝術史學者努力重建「新藝術史」,但因為女性藝術家的資料佚失太多,到目前為止仍只能做為補充資料,難以取代「正典」的地位,而美術史文本的「排『她』性」與名畫圖像中的「性別刻板形象」,都是整本美術史裡面俯拾即是的性別教材。教師可以引領學生解開這個迷思,用批判的態度來質疑美術史與藝術品中所隱含的性別意識型態,勇敢地挑戰這部「正典」的威權,解構知識背後的權力運作,這樣的歷程不僅實施了性別教育,也培養學生人文關懷的精神與追求社會正義的道德勇氣,發揮了藝術的社會教育功能。

議題融入式課程最令教師顧慮的是「會不會造成教學的負擔?」、「顧此失彼的結果,會不會造成兩敗俱傷?」,藝術教育學者Walker(2001)說:「美術領域內容的學習和深度議題的探索在同時進行時,非但不會造成抵觸或相互衝突,反而更相互輝映且增加彼此的張力。」從本課程三次實施的成效看來,亦復如此。透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鑑賞藝術品時的「鑑賞能力」與「性別敏感度」同時獲得提升,不會因為在美術課加了「性別」就妨礙正常的課程進度,或是否為了達到「性別」的目標,就必須刪減「鑑賞」的目標,兩者相得益彰,發揮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是很值得推廣的教學內容。

(二)師生共同探究,充分發揮教學相長的效果:初次實施這個課程時,筆者尚缺乏性別教育的知能與經驗,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先設法挑起學生對議題的關注、營造出問題探究的氣氛,然後嘗試站在學生的角度,提出一連串的問題(也是我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刺激師生共同思考與討論,創造一個共同學習的環境,師生便可以一起成長,從學生所回饋與討論的內容,可整理出學生較有興趣的議題,一方面增進老師對學生的了解,另一方面做為筆者再進修的方向。

過去,筆者總認為教師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教導學生,所以平時除了研讀個人專業學科的知識外,對於新興議題、新的教育政策(特別是因應學科統整所需要的跨學科的知識),一概相應不理,抱著「以不變應萬變」的態度,希望趕快撐到退休。這次,透過行動研究「做中學」的歷程,在觀察、反省與行動中,一步一步修正,雖然花費較多的時間,課程實施起來仍有不錯的效果,而筆者的專業也在這樣的訓練與精進中成長,增加不少自信心。

(三)連結「課程綱要之核心能力」與「性別議題」以進行課程轉化:本課程中經常有給予學生討論與發表的機會,有時便會影響議題的發展,由學生主導學習的方向,雖然可以使學生成為知識建構的主體,但可能造成所涉及的性別概念較為分散,筆者反思的結果認為,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教師對議題的認知不足,無法引導學生聚焦在某些議題上,進行較深入的探討,這樣的學習對高中生來講,可能造成廣度有餘而深度不足。

如要改進上述問題,老師除了被動地仰賴「累積教學經驗」與主動地「充實專業知能」外,筆者在最後一次課程實施前,嘗試連結教材內容與課程綱要中的相關能力指標,據以整理出課程中可以發展出的「主要的性別議題」,這個步驟對於在備課階段,先掌握課程內容發展的概況很有幫助。如下圖所示,筆者先透過相關資料的蒐集,挑選出適當的課程內容,然後再進行廣泛的閱讀,有了基本的概念後,經過幾次課程的實際運作再陸續修改。

image

(四)藝術與語文的統整教學:本課程需要學生閱讀一本課外讀物,並撰寫心得報告;在進行鑑賞活動時,學生也必須依據鑑賞的步驟,記錄鑑賞的內容並發表評論;且學生所言所寫的內容,也會成為研究過程中所需要分析的重要資料。從學生這些方面的表現看起來,他們的「閱讀能力」與「語文表達能力」都低於筆者原先所預期的程度,而且歷年來有逐漸下降的情形,在進行資料分析時,也會影響評量的客觀性,這是在本行動研究中頗令筆者困擾之處,因此未來這個課程可考慮與國文科合作進行統整教學。

五、行動研究的省思與建議

由於行動研究不像傳統科學研究方法那樣嚴謹,研究的判斷也較有主觀成份,導致研究方法受到不少批評,研究結果也容易受到質疑。但是,筆者從這次實施的經驗中,十分肯定行動研究的價值,並認為進行教學行動研究對教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自我在職進修。誠如一些學者所言,參與行動研究的教師會有幾方面的改變或成長,如改變對專業角色的定義及研究的態度、增加自我價值及自信、增加教師對教室事件的認識、培養反省的氣質與習慣、增加對某些特定教育信念的認識、增加教育理論與實際之聯結、增廣教育和社會的視野等,筆者皆能從這次行動研究的歷程感受到,經過這次研究長期參與觀察、反省思考的訓練,筆者對於學生的各種反應與教學策略的運用更具敏銳度,實務工作中所需要的「應變能力」與「反省能力」也都獲得提昇。

筆者個人認為各校教授藝能科目的老師是最適合嘗試融入式教學的一群師資,因為藝能科老師所教授的不是升學科目,沒有進度與範疇的壓力,可以盡情發揮創意來教學,應該是推動各種新興議題與新教育政策的重要推手。但是藝能科老師在進行教學行動研究方面也有許多限制,因為在一般學校的編制裏,藝能科各科老師人數都很少,授課的基本鐘點很多,教師之間的授課時間彼此重疊,難以形成團隊來進行協同的行動研究。所以,若要鼓勵「藝能科」老師從事個人教學行動研究,很需要學校行政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精良的錄影及錄音設備,以提升觀察記錄的品質、進行行動研究可酌抵授課時數,這樣也有充裕的時間可提升研究的品質、獎勵其他老師擔任研究之觀察員、行動研究的研究者與觀察員,皆可納入教師評鑑等。有實際的支援與實質的鼓勵,應該會有利於教師個人教學行動研究的推廣,對於新興議題的落實也會有所助益。

六、教師的改變

在首次實施這個課程以前,筆者對「性別議題」可以說完全沒有概念,其實我的認知是:「不知道“性別”有什麼好談的!男生女生不就是這樣嗎?」甚至在親友中比起一些長輩來,我的性別刻板印象還更為強烈,這很可能跟我個人的成長背景有關。但是從這個課程開始,對筆者而言,即是展開一場生命的蛻變。除了整個教學行動研究帶給我在專業領域的豐收外,第一次實施這個課程之後,筆者就走出封閉的校園加入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的民間團體,並經常利用教師研習的機會分享教學經驗。較意外的是,在這幾年課程實施的期間,筆者成為校內同志學生的精神導師,幾位分別在不同屆、不同班級的同志學生,因為這個課程與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美術教室還一度成為同志學生們聚會的地方。

筆者將上述個人的改變稍加整理,主要為下列三個方面:一是教師個人的性別意識;二是在性別教育的推行方面;三是對於弱勢族群學生的體認。

(一)性別意識覺醒,猶如換了一個腦袋:經過這個課程三次的實施後,筆者一次又一次脫胎換骨,現在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明顯與過去不同、思考的方式也不同,猶如「換了一個腦袋」。接受填鴨式教育長大的我,現在不會輕易地全盤接受別人的價值觀、學會批判思考,感覺自己獨立自主的存在性,頗有重生的感覺。「性別」對我來說,不再是「不知道有什麼好談的!不就是這樣?」而是「什麼都要談!怎麼會這樣?」。

從筆者自身的經驗可知,教師的性別意識是性別教育推行成效的關鍵。這幾年來,根據筆者在教育現場的觀察,真正存有性別偏見或刻板印象的學生並不多,有性別平等意識或缺乏性別意識,但很容易受教育影響的學生其實佔大多數,反而是代表權威的老師,可能會在有意或無意間,將個人主觀的價值觀灌輸給學生。

除了性別意識大幅提升外,未來筆者對於教材的內容與來源,也會持更審慎的態度,尤其是將要傳遞給學生的知識,會特別注意其中是否含有不當的意識型態。

(二)性別教育已融入生命,未來不需要再刻意設計融入式的課程:透過這次行動研究,筆者從「陌生」到「熟悉」走了一趟,未來對於落實各種新的教育政策或新興議題融入式教學會更具信心。不過,現在的我似乎不需要再特別設計性別教育的相關課程,因為「性別議題」已融入到我的生命中,平日上課,不論是正式課程或空白課程,筆者總有談不完的性別話題,現在要注意的是克制一下自己,以免越說越多。

(三)尊重差異,關懷校園中的弱勢族群:長久以來筆者始終盡忠職守,教學謹守「藝術」的分際,不曾在課堂上關心過別的問題,透過這個課程的實施,筆者才覺知到弱勢族群學生的存在與需求。在第一次實施這個課程時,我的敏銳度還不足,未能及時回應來自同志學生的需求;到了第二次實施時,同志學生與我之間的互動愈來愈多,甚至包括他們的家長,帶給我很大的震撼,這才驚覺教書這麼多年,竟然從未關心過弱勢的學生,過去十五年來,我一直粗糙地以為所有的學生都一樣。

從三次課程實施的經驗中,發現「同性戀」的相關議題,很能引起高中生熱烈的討論,學生對於「同志」既好奇又帶有偏見(以前的學生「偏見」多,現在的學生「好奇」多),縱使有性別平等觀念的學生,仍然無法真正地接納同性戀者,但這個情形歷年來漸有改善,所以,未來在高中實施性別教育融入式課程時,「同性戀」仍是需要付出關注的議題。

七、結語

對多數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陌生」真是很令人恐慌….。在高中任教多年,雖然尚未直接面對教改的衝擊,但近幾年,教育部公布一連串的「重大」議題,也著實讓我心驚膽跳,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潮流,遲早會被改革掉!選擇以行動研究來增進專業成長,對我來說是非常有效的方式,經過這樣的歷程,除了有機會將自己的專業能力檢視一番,最重要的是形塑一個新的教學概念,建立個人對於新興議題融入式課程的教學模式,在最短的時間內拉近從「陌生」到「熟悉」的距離,因此增加不少自信心,鼓勵在職教師一起來嘗試。

參考文獻

王秀雄(1998)。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2001)。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創新。台北市:揚智文化。

周珮儀(1999)。從現代批判到後現代:季胡課程理論之研究。台北市:師大。

林素卿(2002)。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市:復文。

夏林清等譯(2000)。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台北市:遠流。

郭禎祥(2002)。當代藝術教育新方向。載於新世紀藝術教育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3-48。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曉容(2006)。從「陌生」到「熟悉」-性別議題融入高中美術鑑賞課程之教學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在職進修美術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瓊花(2001)。大學通識教育之藝術鑑賞課程設計-以「性別與藝術」為主題之課程設計模式與案例。載於視覺藝術,5,頁27-70。台北市:台北市立師院。

趙惠玲(2003)。性別議題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之發展模式:以視覺藝術為例。載於中等教育54 ,頁72-86。

劉瑞琪(2000)。女性主義藝術史研究方法論。載於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8,頁195-235。

謝攸青(1995)。藝術鑑賞教學內容應有的範疇與方向之研究。台北市:北市美術館。

洪麗珠等譯(2000)。Feldman, E.B.著。藝術教育的本質。台北市:五觀。

陳品秀譯(1996)。Lipton, Eunice著。化名奧林匹亞。台北市:遠流。

游惠貞譯(2005)。Nochlin,Linda著。女性,藝術與權力.。台北市:遠流。

陳香君譯(2000)。Pollock, Griselda著。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台北市:遠流。

蘇芊玲(1999)。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市:女書。

Smith-Shank, D.L.(2005)。性別、創造力與天才。載於國際藝術教育學刊,3(2,頁128-135。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活動集錦
P1130196
活動集錦
P1130197
P1130198 P1130199
P1130200 P1130201
P1130202 P1130203
P1130204 P1130214
P1130206 P1130207
P1130208 P1130212
P1130213 P11302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